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8-19 15:11:36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健康和谐发展,从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领航器。大学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使命。大学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学术活动、办学实践中,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社会交流、资政育人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的,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和价值观念为底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彰显高校办学特色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方面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传统风气和精神风貌,是潜移默化的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要素,也是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高校需进一步提高精神文化建设的质量。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浪潮兴起,各种思想观念涌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一些冲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創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能够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系统持续优化,成为提升师生精神文明素养的重要资源。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厚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它既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又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价值遵循和内涵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明晰了正确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正确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精神、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形成提供了目标引领,为教学科研、教育管理、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行为导向,为高校管理理念、大学章程、体制机制的完善提供了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增强其时代感和感召力,从而成为新时代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首先,两者的培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灵魂工程,其培育和践行旨在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筑牢人们的精神支柱、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一项基础工程,其目标即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前者凸显了个体的社会责任,而后者更侧重个体的自我发展,但两者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这种对“立德”和“树人”的强烈关注正是两者在培育目标上相通的生动阐释。 
  其次,两者的内容建设具有相融性。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决定着文化的基质,引导着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价值观的外延和载体,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促进了价值观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校园文化虽然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同层面,但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互为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提升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境界;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   第三,两者的传播方式具有互促性。一方面,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其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更为多样的传播方式。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以及校园文化新载体不仅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的多元、迅速,同时也使其更易被大学生们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促进了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的交流也愈加便捷、传播也愈加广泛。这在促进我们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文化选择更加多元的同时,也为我国高校的价值观培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第一,不良文化弥漫在高校校园。由于市场经济以及网络消极文化的不良影响,一些大学生更加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不良的社会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整体观念淡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更加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更加非主流化,严重危害到了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第二,通俗文化流行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商业性使得高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娱乐色彩和消费色彩。一些低品位、大众化的社会文化充斥于高校校园,使得高校原本就不浓郁的学术气息更为低靡。这类文化往往只注重迎合大学生的个人喜好等浅层次的需求,忽略了他们的精神追求,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工作落实流于形式、价值导向不够明确以及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对于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向心力、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发挥高校自身特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部分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以完任务为目标的现象。其建设工作停留于口号,工作落实流于形式,工作模式生搬硬套,难以做到以生为本,不能科学有效地将文化建设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及服务工作中去。第二,部分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凸显出了价值导向不明确的问题。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育教学工作者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价值取向分化,这给价值观尚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当代大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第三,部分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出特色不够鲜明的现状。一些高校将注意力集中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文化建设上,忽略了對自身文化和价值的挖掘,精神文化建设相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趋同化的倾向,为高等人才的培养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性
 
  首先,统领校园文化,融入社会思潮。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也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说话。”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感染、熏陶来实现的,因此要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就必须大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比如,可以在教学楼内开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同时强化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楼和教室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句,书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标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主题。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令其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德育教育内容。 
  其次,融入优质校园网络文化的氛围。网络目前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必须建立校园文化的综合平台,包括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种层次上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除了利用橱窗、雕塑、标语等宣传手段,还要结合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来推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各种渠道的综合力量,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影响学校自身发展,而且对整个大学生成才成长、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着很强的辐射和渗透。对于高校来说,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炼、便于教育、传播与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