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中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10-08 14:52:43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学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担负着提升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任。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又与其中学阶段的校园文化有着直接关系,诚如战国思想家墨子所言:“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也。”如此看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青少年本身的终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应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校园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校园内,经长期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教学教研设施、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校园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和办学风格;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教学、教研、校风、学风、生活模式和管理制度等。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中学校园内的精神财富,即校园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以及校园的思想、艺术、道德和管理制度。本文中的“中学校园文化”是广义的。中学校园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

  一、行为导向功能

  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学生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时期,思想活跃,极易接受新鲜事物,极易被环境影响,思想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均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和模糊性。中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规范人的思想和制约人的行为的作用。所以,校园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旦内化成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
 

  二、调适缓解功能

  1.心理调适。青少年学生在处在“心理断乳”的成长期,他们在接触社会、体验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不适应乃至困惑,容易发生与社会和内心世界相冲突的事情。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现象。在校园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校园文化经过选择和提炼,可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能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调整培养学生的心理品格。

  2.行为调适。中学生精力充沛,好冲动,接受力强,追求新奇和刺激,但自制力较弱。校园文化的行业调适缓解功能是指将违背常规的不正当的行为表现的宣泄形式转移到正当的健康的活动形式上来,通常采用的文艺体育活动、探险活动、竞赛活动等形式来满足学生的躁动性、冒险性和激烈性的活动需求,提供正当释放能量的机会与途径。


  三、扬弃选择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具有扬弃选择功能,具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因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积淀的精华、是全体校园人的思想、行业和价值取向的共识,它一旦在校园中确定,必然会对社会异质文化有较强烈排斥作用。在一个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风范正气的校园里,消极文化、歪风邪气的市场就会萎缩;在一个正气弘扬、治学规范的校园里,学习舞弊、不思进取的行为就会得到遏制。
 

  四、规范约束功能

  优秀的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规范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表现为“硬”约束和“软”约束两种形态[2]。“硬”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既定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硬性强制学生的行为。如加强学生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贯彻和养成教育并检查其执行情况,所有这些都能对中学生产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硬”约束,从而规范他们的思想品质和言行。“软”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建设和谐优美的物质环境,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等,可对学生跨时空地、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和教育作用,软性强制校园人的行为使他们受到启发和感染,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等。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