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园标语使用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12-05 16:21:40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没有落伍的工作形式,只有落伍的工作理念和思维。高校校园标语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惯常的标语书写和表达形式确实造成观看者的审美疲劳和心理逆反,有些学者认为标语作为一种宣传教育手段已经落伍。但是基于标语在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中曾经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认识我们视之为落伍的宣传教育手段,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标语的使用仍有巨大的空间。

  一、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标语使用存在的问题

  1.标语形式与标语使用环境的不协调。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口号,表达的是一种视觉信息,所以标语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通常以文字或其他符号书写在纸张、横幅、展板上;为了视觉能接收到,往往在目光所及的墙壁、空中或其他支撑物上;为了清晰地辨识,字体越大越好,色彩对比越鲜明越好,这些都是针对标语的特征而总结的标语发布一般规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标语就是用越大的幅面越大的字,宣传效果就好,往往是横幅一拉、大字一写、随便一挂,标语单一、陈旧、落伍与标语使用的环境不协调,大学校园内横幅招展、设计粗陋的标语往往不是给美丽的校园加分,而是影响校园的美化和风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败笔;在实际工作中,应把大学校园看成一个统一体,事实上,教室、宿舍、食堂等不同的校园空间是不同的空间场域,在不同的场域下需要用不同的标语表达,以实现校园环境和标语的协调统一,不能一条横幅拉到头、一张展板贴到底。
  2.标语本身往往缺乏艺术感和美感。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和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标语展示的内容是我们要宣传教育的内容,标语的艺术感和美感涉及标语的形式问题,标语的外在形式是承载标语内容的客观载体和外在形式。辩证法的表述不是说内容优先于形式,而是说二者是相互依赖的统一体,不可偏废,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认为只要内容表达清楚就好,至于标语的艺术性和美感是不用考虑的。事实上,当粗陋、简单地思考标语形式问题,把标语的设计、制作、粘贴看成一种没有任何内涵的简单工作,随便交给一个机构做,或者沿用以前工作的惯性思维,将口号或想要表达的内容随意地写在横幅上或展板上并发布,结果证实,没有艺术感和美感的标语是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当形式适用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能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标语发布主体与使用对象的不协调。
  在对象和内容上,把校园标语简单地区分为欢迎标语、宣传展示标语和号召标语,其中欢迎标语是大学校园中常见的标语形式。欢迎标语是针对特定的不固定人群,所以频繁地更换、大量布置这些与校园主体——学生、教职工无关的标语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宣传的失效。其次,标语要发挥语言的作用,通过标语实现知识信息的传达、意义的传递和价值的传播,但现代社会,在大学校园中标语发布主体和接受对象在知识水平上不存在落差。标语作为一种宣传教育手段,知识传播功能降低,因为标语不是为了传授知识点而存在,而是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通过标语实现一种价值的认同和传递,引发接受对象的共鸣和同感,侧重对对象的教育、影响和引导,所以必须在标语内容上慎重和斟酌。再次,校园的目标群体不同,标语的书写和张贴应不同。在实际标语表达中,我们经常缺乏对标语的目标群体的细致划分。如在校园中挂有关领导干部修养的标语,就是明显的标语主体与对象的错位。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标语应用的应然策略

  鉴于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标语使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用校园标语时应注意:
  1.标语应在有限的空间使用。
  大学校园是个广阔的空间,包括教室、宿舍、食堂、道路等,是视觉范围所及的任何物理空间,大学校园中标语出现频次和场合应该是审慎和精要的。
  2.标语应与周围空间协调。   从标语外部形式和设置空间看,所有标语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要达到和实现标语和张贴环境的协调统一。张贴在建筑物外部空间的标语背景色彩形式和建筑物外墙要协调统一,张贴在室内墙壁的标语的背景和书写色彩应充分考虑张贴地点的色彩协调。在整个校园中,标语的设置要统一规划、统一布置,根据张贴的环境调整标语的尺寸。
  3.标语的设计要具有艺术(美)感。
  大学校园标语的设计要富有艺术(美)感。标语的设计富有美感,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实现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宣传的效果这两者的统一。因此标语的色彩和周围环境要协调,标语书写表达的内容和环境要协调,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引人关注,达到表达效果。另外,注意标语宣传教育的规律和标语的特点,以极少和浓缩的文字进行表达,以简短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并引发观看者的思考。
  4.标语的表述以疑问、启发为主,内涵要丰富。
  各种标语的使用有严格的语境和环境要求,因此各类标语不能随意粘贴,任意使用。欢迎标语针对特定的人群,所以应在特殊空间使用;展示宣传标语要注重展示内容的清晰和展示版面的设计,展示不是目的,通过展示传递信息才是主要目的;号召标语要内涵丰富,以启发为主,贴近观看者的心理,让人有亲切感、认同感,注重开发人的好奇心、启迪人的思考,增强校园标语的表达效果。
  总之,大学校园标语应注意布置和应用的“精简”、设计和周边环境的“精美”、标语形式的“精确”、标语内容的“精深”,从而看后让人产生“精妙”的感觉和思考。


  三、改进校园标语的使用,切实加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重视标语的使用,尊重标语宣传教育规律。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标语在宣传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媒体、网络化生存的当代,标语的使用仍旧没有过时,过时的是滞后的理念和思维。标语作为一种视觉宣传在当代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标语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当前在高校校园中标语的使用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尊重学生和受众接受心理的原则;二是与环境协调的美学原则;三是宁缺毋滥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宁可不用,不可乱用;少而精,精而美,以精美的形式发挥标语内蕴丰富、简洁的特点,达到美而育人的目的。
  标语必须注意措辞,内容注意启发性、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不仅要引起学生兴趣,而且要留下悬念、引发思考;形式要有美感,有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和新的设计,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体验到美的存在,以此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和审美潜能,利用标语营造高校的审美氛围,让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2.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從学理和学术研究角度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通常更注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事实上,这种划分只在理论研究上有可能和必要,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区分哪些要素和部分是显性教育因素、哪些是隐性教育因素。标语从展示内容看是显性教育,但是其蕴含在整个大学校园环境的整体建设中,构成整个大学校园环境的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校园文化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侧面,这些极富美感的标语应成为大学优美环境的一个部分。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43)整洁、优美的校园及在构建整体校园环境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全体师生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人的关怀、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美的不懈追求本身就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
  这里“环境”指“自然环境”,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整洁、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在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中潜隐的、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对自然的敬畏、对美的追求、对人的自身行为限度的理性思考。这种价值、伦理的思考本事就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自觉地培养学生维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美的行为习惯本身就是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内容,是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目标和归宿。在不懈地追求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一个融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和人文气质于一体的校园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此更好地生活、学习,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宿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较高的审美、更健康的心理情绪和更健全的心理品质,从而产生健康、文明的思想行为。
  3.从制度和措施上贯彻落实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
  我国很早就提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理念,没有切实可行的机制和措施,理念往往落空。校园标语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才能富于实际意义。
  我们要贯彻落实“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将标语落实,不仅要解决认识不到位、部门分工配合不紧密等问题,更要实实在在地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开展教育工作。从标语宣传角度看,要重视标语的宣传教育功能,不是说如何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鼓动,而是要将宣传中体现的原则和理念落实到位,以切实可行的措施证明和加强宣传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口号标语实现“三个转换”:一是将口号标语转换为制度、体制机制。抓住当前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改变将口号和目标张贴上墙成为标语的状况,注重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规范建设、学科建设,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学生素质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和衡量标准。二是将口号标语转换为职业操守、行为习惯。高校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每位教师员工都承担为人师表、育人的责任,所以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各司其职、恪尽职守,以自己的职业道德教育人,以个人美德感化人、以个人行为引导人,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人。三是将口号标语转换为便利的校园设施。校园的公用设施,包括道路、图书馆、宿舍、教室、体育场馆、照明、卫生间等各类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便利的生活学习服务,为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可能和空间。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