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内容

为什么学生减负难以做到

作者:金火炬校园文化设计中心时间:2018-03-12 09:40:27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今年两会,再次将中小学减负问题推向舆论的高潮。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时称,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诗云:“一山放过一山拦”。几十年喊减负,有些地方孩子们的书包越喊越沉,课外负担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喊越少。

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大力呼吁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减负。

但近期一篇名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火爆朋友圈,并引发了众多家长和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为什么在学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依旧有家长选择为孩子“加负”?中小学减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减负,还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减负这件事儿,其实已经喊了有三十多年了,而且据统计,自1985年以来,中央政府下达49次“减负令”。如此重锤之下,却出现了一个尴尬局面:校内减下来,校外加上去,补习班的迅猛发展增加了中小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事实上,细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尽管年年都喊“史上最严减负令”,但是不少减负政策只针对表面问题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并没有戳到问题的实处。

比如,针对作业的减量指令。今年开学前夕,杭州市拱墅区、上城区教育局放出减负大招——两区小学生、初中生做作业超过晚上10点,就可以选择不做。然而,这样一刀切下来,能力强的孩子减了负,能力弱的孩子却“吃不饱”。除此之外,在家长惧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用之下,校外“加餐”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选择。
\

还比如,2月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但是,在择校热的背景下,仍有少数学校无视禁令。因此,一边是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一边依旧是竞赛火爆,有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密考”,有的竞赛组织者,则把学校认可竞赛成绩作为竞赛宣传。

“学生减负到底应该减什么?”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医科大学校长何延政认为,“减负”减掉的应该是过于繁重的课外负担,而不是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对能力的培养,更不是简单粗暴地减少在校学习时间、降低学业水平要求。

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

都知道孩子间的竞争压力大,负担重。减负原本是好事,但是,为什么还有不少人提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呢?

事实上,不是家长不想减负,而是不敢减。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近年来,我国在抓学生减负时,主要紧盯学校教育,要求学校减少作业,严禁学校补课。来自学校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但校外的负担却迅速增加。
\

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不少家庭,悄悄把“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主战场转向课外时间,一些课辅机构超纲教学、以竞赛转换招生资源的做法,严重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而最终接盘受害的正是中小学生,作业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睡不好,没时间玩耍,救救孩子的声音淹没在功利追逐大潮中。

这样悲剧性的恶性循环,其根源就在教育的刚需——中高考依旧不变。除此之外,“教育资源均等化”并没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仍然控制在少部分学校手里。因而,多数家庭非常清楚的意识到,仅凭校内的所学孩子难以在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规规矩矩实施“减负”的学生,根本进不了好的初高中学习。所以,学生和家长都卯足了劲,要进入到一个优质学校,从而博一个看似光明的前程。
 

公司服务范围:校园整体规划校园景观设计校园主题雕塑校园文化浮雕校园校门设计校史馆设计方案校园厅馆文化校园专业教室校园文化走廊

详情咨询:010-60294863、15810607070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