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阁下访问金火炬校园文化建设公司官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小学专题网站|加入收藏|联系我们|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平台
成功案例
免费400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简体中文 > 新闻动态 > 专家谈校园文化建设 > 正文

专家谈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非特色不可吗

时间:2015-06-01来源:校园文化

近年来,中小学校为了能在各类创建活动中获得奖牌,都会全校动员,进行突击式运动,做资料台账、添专用设施设备、搞主题教育活动……忙得不亦乐乎。某些创建的确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但更多的创建,似乎仍然停留在运动层面,创建结束,“涛声依旧”。而且,过多的创建活动,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耗在了这些创建事务中,造成了“创建疲劳综合征”。

身处一个追寻个性化的时代,大多数学校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色。然而,在一个个由兴趣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学校里,个体的特色,与学校统一的特色之间难免存在着些许“违和”之处。

丰富的校本课程,能给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由于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过多,导致学校平均使用力量,而辅导教师的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也不够,更缺少长期深入持久的课程实施研究,造成很多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停留在一般水平,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社团。  

特色唯有实现课程化、素质化乃至成为学校的文化,才是实至名归。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观念迅速成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特色发展、核心竞争力等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创建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本应有的闲适与从容,那种“散步式”的慢教育,那种没有功利的教育,甚至看似没有什么“实用”的教育,正日渐远离我们的视线。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学校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教育。于是,教育的急功近利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