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说 > 内容

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校长的智慧

作者:时间:2015-12-17 15:29:12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持人: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邀请的授课老师是北大青鸟教育集团学校文化战略研究院院长、首席教授王继华教授。王教授曾经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培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的首席教授,中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信息网的总编,是一位非常注重教育讲演艺术,善于用哲学思维和经典案例贯穿于校长培训的理论家。下面有请王教授。

    王继华:尊敬的各位师长,我今天跟大家谈的题目是文化育人和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价值。那什么是文化育人,文化怎么育人?虽然总书记在清华校庆已经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思想,可是大家对这个概念有点模糊。那么学校怎么还出了一个文化发展战略,现在国家有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省市都设立了这样的纲要,学校设立文化发展战略是什么样的作用?昨天晚上我跟北大的一个博士在一块聊,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他问我王教授,你的这些东西如何落地?落地是经济界经常讲的实用性效果提出来的一种想法。

    那么我们的东西如何落地,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谈文化育人有什么用,想解决什么问题,谈学校发展战略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昨天吃饭注意到有的老师和校长都在谈,我们不希望一个培训解决我们的困惑,我想如果一个培训不能够给人以进步和反思,那么这个培训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今天我着重对目前学校所最需要的两个概念进行深刻的解读。近几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各行各业都在谈文化,例如企业谈文化,一流企业做文化,所谓做文化就是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服务。从城市都在谈文化,重庆提出重山重水,重情重义。这八个字就把重庆那种山水相依,重庆人那种火锅的气氛都把它描绘出来了,因此最近提出来五个重庆。上海也用文化的方式进行概括,叫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在构建一个大的都市的时候,不仅是长江汇流到大海,更重要是一个国际型大都市追求的是什么?这是注重文化的省市。

    我们看三亚,三亚也提出了口号,激励争取。我感觉不出来激励争取能够争取到什么?用我的感觉这是一种文化的沙漠。实际上我今天说三亚,同时也在说我们某些学校,别看你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有一些学校在文化上跟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的,有知识没文化,我们可以这样观察,越是接近民生,越是思想解放,越需要体现民主的地方越讲究文化。因为文化的思想体系可以产生价值和意义,创新的特征,随着社会变化这种属性,精神信仰功能,形成我们的发展路线图,但是有一条你要把握住和掌握住文化。

    事实证明人类对社会的研究不是对人的研究,而是对文化的研究。如果对文化有思考的同志可能都会觉得这句话不陌生,这句话是怀特海讲文化作用的时候一个深刻的阐述,他告诉人们事物发展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形态,并非是哪一个人的思想意志。正因为如此,我们感觉到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我们做出这样深刻判断的时候,十七届五中全会也做出了这样一个号召,之所以是精神和灵魂,是因为约束人的行为,从心态上形成一种思想的战略,因此教育在自觉不自觉发展过程当中,也提出了很多文化上的宣言,比如说我们最早提出来用文化的方式打造有灵魂的人,上海的同志提这个东西提得最多。在文化渲染过程中,很多学校提出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行政,在这个期间我提出了一种理论,就是教育新文化的战略构建,我先后出过两本书,第一本书是教育文化战略构建,第二本书教育新文化的执行力,现在的学校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有一种滞后文化,我提出了九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我提出学校新的文化战略构建。

    这九种文化形态,就是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我会讲到校长文化,考试文化,班级文化。最近我们又感觉到纲要出台之后,各地市都在琢磨着怎么创新,就是使我们这些学校怎么适应国家纲要所提出来的理念,怎么适用呢?这次北京和上海走到了前面,上海至少有十几个学校和人大附中结成了队伍,专门研究学校到底应该怎样去办,更重要是我们在落实纲要精神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谈文化。为什么要落实纲要的精神要谈文化?纲要的精神不用文化的视角去看,你看不清楚,比如说纲要里面提出了四育并举,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次纲要又重申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并举这个概念如果不用文化的视角去观察,你会告诉我们的学生们,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果用文化的视角去看,你会感觉到这是一个以德为起始,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把德放在前面,以智为历程,智既包括知识又包括智慧,体是体魄,体魄为保障,以美为价值终极取向的目标。再就是德智体美绝不是像平时讲的对学生的要求,重要是对老师的要求,对校长的要求,也就是说校长都没有这种意识的时候,你怎么能用你的形态来影响我们的孩子们,你怎么设立规范的时候,来谈到这样的理念、思想和精神呢?我后面还要谈到这样一些现象,比如说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学特色,把握教育规律,你如果不用文化的视角来看,你就浮在表面上。

    因此今天我从思想和理念讲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文化育人的作用。二是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价值。

    文化育人的理念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功利浮躁,这种环境社会的影响,针对教育价值取向为智,育价值取向,缺少全面育人的思想而提出来的提升生命质量这样一个理念革命。文化育人还是坚守人性美德和公平正义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社会变化积极向上风气的思想资源。正因此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发出了一个伟大的号召,那就是积极的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育人理念的提出,是以文化上的活力和精神上的张力,在推进着人类每在文化上前进一步,就像自由迈进一步的步伐。十七届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社会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的价值体系对人们的影响。因此人类对于社会的研究,不是对人的研究,而是对文化的研究。

    鲁迅先生说得更明白,他说久浴文化,渐悟文化之尊严,就是讲文化那种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文化如此重要,重要在新阶段的教育发展当中,更让人感觉到了他的思想的真谛。首先我们先搞清楚几个概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化育人的意义,一、文化育人不是“以文化人”,二、学校文化不是校园文化。大家如果弄清楚了以上几个概念,就会达到文化育人和文化战略培训,给人以进步和反思。以上的概念涉及到了对纲要的理解,涉及到我们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尤其很多地方提出了一个做培训的理念,实际上这个理念跟中央的部署而来,比如说现在北大的教育学院,正在培育教育家型的校长,看了这个理论体系之后,感觉不到里面哪一块是在培养教育家。

    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注重理念思想体现的内涵价值和学校文化优势体现的长久发展战略的问题,首先注重的是文化育人的意义。认识文化育人的意义,重要是要搞清楚文化的特征,属性、追求活力,本质和意义,还有价值的概念。文化的特征就是创新,创新需要对现状进行反思,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去重新构建。而不在于你把学校办得多热闹,不在于你把表面办得多火红,重要是看你所办的学校有没有精神和灵魂,能不能培养孩子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现在这样的学校红红火火的,表面上看全面的发展,这样的学校很多。我可能在下半场会剖析两个非常大的名校,一个是浙江的,一个是北京的,北京是三十五中,三十五中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我也明白我如果讲得不对,在座的校长不会同意,如果我能讲出高度来,大家就知道今后到底这个学校会怎么办,这个学校总理寄予希望,要办出中国特色的学校,目前看不出来哪能体现出来“三个中国”。

    有人说“三个中国”是给35中题的,错了。你能说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是给景山题的,实际上是给中国教育界题的。同样35中也一样,上午听了五堂课本,我不说他是国家总理,他也是一个老人,中午和大家在食堂吃饭,下午发表了著名的百年大计,教师为本的演讲,他形成了落实规划纲要的旗帜。因此我很关心教育创新的这件事情,在两年多向全国征求意见的日子里,我四次给国家进书,关于谈文化育人的理念,文化育人重要是讲教育文化的变革,因此考验理念重构,价值重建。

    第二次进书,我认为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这又是一个整版的报道。第三次进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们有那么多搞家庭教育的人,怎么在纲要第一稿里和第二稿没有家庭教育的内容呢?我想了一下,原来搞家庭教育的人更多是讲故事,他没有理论体系,组长是温家宝,你怎么进书,怎么提出你的意见呢?可能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在这期间已经写出来关于教育的书,第一本《家庭文化学》,这个时候我给总理写了一封信,我说人的教育学校主要是知识、能力、视野开阔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人做人做事的教育,做人的核心是仁慈和包容,做事的核心是诚信和认真,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有核心的,以此形成我们的性格秉性,然后这些性格秉性和性情形成我的性格,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性格对外行事,你就想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叫家庭文化的概念。

    大家可能会看到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哲学有几十个版本,目前为止家庭文化学还是一个版本。这里面谈父亲文化,谈男人的英雄气概,谈男人的方向道德,同时谈母亲文化,谈好孩子是教出来的,是一种文化熏陶出来的,谈子女文化,谈夫妻文化,什么叫家庭在文化上的公约?谈家庭育人重要是谈人性,因为人性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阳光进取,包容,勇敢坚强,牺牲,人只有多了这样的东西,你才能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出不同的风格和气派,你才能跟别人不一样。而与此同时,人天生有一些自私和贪婪,浮躁、卑鄙、可耻,这些在你身上,在你身上恐怕都有,我们说文化育人重要就是扬尚抑恶。我又专门写了一本《文化育人哲思录》里面几个字就是一段话,来说明整个这一套的理论体系,既然敢叫哲思录,一定都是一种深刻的,理性的,社会性的思维。所以在教育创新过程当中,我向国家提了四条意见,我给总理一封信,批的时候袁贵仁在那,委托部长的助理反复向我表示感谢,我们已经把你的意见采纳进去了。

    所以当纲要出来以后,凡是谈家庭教育的东西都是我们提出来的意见,《光明日报》做了专栏。现在已经进入了国家计生委和教育部的教材书,文化是一个学校的魂,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共识。因此说我们重要的是要谈成文化的创新特点,文化的属性就是变化,变化是为了适应创新,文化的追求就是建构人们共有的精神公园。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来文化的追求就是构建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我们教育改怎么办?教育要表达你学校的特色,建构你的特色,文化的活力就是打造你学校的特色,因为特色提升你的品牌,文化的本质把握规律,有些人说规律是一个伪命题,规律这个东西摸不着,看不见,让我们如何把握?我也感觉规律把握不住,我提出用规则把握规律。考试是其中一项规则,盖好学校的大楼,现代化的设备是一项规则,搞好学校动态校园文化,搞好学校静态环境文化还是一项规则,搞好班级文化是一项规则,这么多的规则都建立起来的时候,这才叫把握了规律。因此我提出用规则把握规律。

    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铸造精神和灵魂,文化育人是以文化的价值体系体现的意义和作用来育人的,不是“以文化人”。

    那么“以文化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呢?第二个问题就是“以文化人”。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文。朱熹认为把握规律即是文。明朝思想家(宋濂任),文的含义在教化中。我认为人在不同的语境当中,有不同的寓意,文思重在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深谋远虑,文德重在礼乐教化,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由此可见,文体现的基本的含义就是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文化育人是用价值思想体系形成的那种东西,今天很多学校对于文化的功能和属性理解不到位,对“化人”用什么去化认识的人不清,致使学校想创造,却不知道创新的目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结构。创新的视野在表面某个枝节里面,甚至加强各种活动的建设就是文化育人,这是以偏概全的视野,往往忽视了文化育人的价值。

    我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中文系的徐主任写过一本书,《半拉子人》,我先给大家解读一下,就是农村有的时候干活不顶一个劳动力,大人一天十个公分,你只能得五个公分,这叫半拉子人。今天很多青少年是半拉子人,什么叫半拉子人,我们会看到今天的青少年,有很多人,有很强的数理化,外语的知识和能力,包括计算机和开车,而且他们青春活力,总想做事,表面出个人个性的张扬。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缺少胸襟、境界、抱负和远大,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使命,就是知道在这个方面只说了一套,做了一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培养出来的人,没有灵魂。

    这张图它的表现形态你就会感觉很难受,穿的裤子一低头都露屁股,穿着上衣露着肚脐眼,有的时候秋天和冬天穿着长裤子,外面套一个大裤衩,情爱本来是很神圣的东西,在大街上两个人又搂又抱,什么是国家,什么是人民,她表现出自命不凡。因此说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缺少以文化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人性美德的反省。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很少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致使我们的孩子们做这样事情的时候,他以为这叫漂亮,这叫好,用他的话说叫“酷”,因此总书记都着急了,提出来叫“八荣八耻”。有一些女孩子挺庄重的,刚洗完澡,披了一个浴巾,上食堂买饭,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因此总书记说得很明白叫荣耻观。

    学校缺少的是以文化人建构精神家园这种价值取向,因此我说现在有的学校做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一检查一看确实是全面发展,却没有基本的东西。昨天,也是我们青鸟教育集团要成立一个幼儿园集团公司,给唐山几个人在谈,成立一个连锁集团公司,最后把王教授请来,对我们幼儿园建设提一点想法,第一既然是连锁,要搞一个连锁的样子,看美国的麦当劳连锁,连厕所和地板都是一致的,这个标准就是思想上的标准。

    第二招要有理念和思想上的一致,不管是什么样的幼儿园,钢琴、数学和美术的幼儿园,你必须体现出以德育人的幼儿园,这种东西是魂,是命脉。这种魂和命脉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当然也成为我们学校的主旋律。

    因此我专门有一本书《文化育人德孕天下》,因此我这次看到了扬弃旧义,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总书记号召之后,我心里十分振奋,可是我早已经在多年以前写了多部关于文化育人的书。文化育人就是讲建立精神和思想,只有用文化育人的角度才能剖析更亲切,更深刻。

    我们的校长讲教育自觉,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你讲到教育自觉,用文化的视角看,你太低了,我让你讲教育文化自觉。。郑海同学曾经囊括了2010年浙江省的前三甲,740、736、729都是他考出来的,我今天就专门拿大校和名校来论,我先跟大家从理论上说清楚。

    第三个问题学校文化的价值。学校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形态的结合体,是一个立体囊括全局反映方向的一个文化场。学校文化至少应该由五个方面来组成,第一个方面理念载体,重在形成一种培育性的文化氛围,核心取向就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设立,这些东西完全都是校长的哲思睿智,学校每一个思想的每一个设计都是校长的理性认识,如果这个学校在理念思想上比较当中,你落后了,是你校长的理性思维落后。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我们当校长的,或者未来想当校长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世界上所有大教育家,蔡元培、张柏林、陶行知等任何一个堪称教育家的,必须以理念思想而著称。没有网络众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哪有蔡元培?没有日新月异,哪有张柏林,所以理念载体请校长一定要予以极大的关注,它表达学校整体这样的价值思想。第二活动载体,是以多样性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来弥补课堂教育学知识的不足,而形成时代变化,跟进社会这样的载体。北大换句话说伟大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他形成了“百团大战”,有那么多兴趣活动小组来供我们的青少年来做兴趣个性开发的选择,这个在大学叫社团,在中小学叫兴趣活动小组,很多小学命名一种高尚的东西,教学载体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在我们所有学科教学当中,必须表达出我们那种思想的张力,就是你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的张力,据我刚才讲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幼儿园,你必须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支撑,学校也是这样。第四是制度载体。第五是行为载体,就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文化建构。

    研究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路径,研究其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研究学校怎样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文化战略,学校文化不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研究校内的教育于文化变化的关系。

    第四个问题校园文化意义,校园文化是一种跟进社会发展的变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动静态一种文化体,也就是说校园文化是有两种文化组成,一种是动态的,一种是静态的。那么他们各自是什么意义呢?动态的校园文化的意义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知识的不足,而开展一种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这种活动,可以包含着各种报告会,兴趣活动小组,艺术节和庆祝会。这种活动小组可以让你在物理、电子兴趣当中体会到声光电的变化,可以让你实施国家科技发展专项报告当中,让你感觉到科学知识和社会的变化,可以让你在各种艺术节和文艺节,各种活动熏陶当中体会到精神的快乐和精神愉悦。很多青少年的兴趣是在活动文化当中形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活动文化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动态的校园文化。

    另外一种就是静态的校园文化。现在有很多学校忽略了它,先说他是一个什么东西?它是以泛事业可以达到为文化的释放点,所形成的无声的歌,无言的诗,有独特渗透性,文化景观的潜在影响性,形成冲击心灵的号角,而选择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教育必须利用动和静两种文化来愉悦,就是我们说的形成一种培育性的环境,这种培育性的环境首先表现在什么地方?这就是静态的视觉环境文化对于育人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大门是一种文化,叫做校门文化,重在展示学校的个性气质,表达教育者的审美境界,它用一关一合的形式,堵住闹市和学校的喧哗,挡住人们的实现,用审美艺术的创意和来者进行思想的对话,校门文化重要是形成学校文化重要特色育人的窗口,我刚从福林回来,有一所学校花了2.8个亿刚刚建成一所小校园,重在建设校园文化,校门挂着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的徽,一看不是医院就是卫校。

    校道文化,校门延伸到学校主楼的道路视为校道,其功能在于思想的传播,价值在于技术办学的风格。校道文化以静止体现文化育人的景观,表达学校的意志,以通用的意境展示理念思想的文化长廊,它是一个文化长廊。雕塑的价值,是以栩栩如生的特色文化,为编制好的理念所烘托出的魂,把镶嵌在理念时空里的元素形成墙壁文化和角域文化,成为释放灵性的旗帜。

    你做的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一个灵魂,那么这些东西你做不好,灵魂是什么?你必须形成学校统一的价值取向,你才能做好学校的这些东西。宣传栏的价值是以独特的创造性成为文化育人的第二讲堂,文化强调价值,以笔画的形式成为文化的宣讲台。角域文化的价值,成为个性气质共鸣共识的交流圈。静态校园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文化长廊,长廊文化和教师文化不能随便去设,都是为了育人而去设的。

    今天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我们在创作意图上表达出内在的美,技巧上让静态的环境慢慢动起来,让静态的环境文化产生美感,随时准备跟来者对话,这是我们设立静态环境文化的意义。学校里学的知识你确实都忘了,但是学校那棵大树,学校带有标志性的东西你永远忘了,而这棵大树或者标志性的东西,必须有魂,形成和激发我奋斗的方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设立静态环境文化的时候,要形成它的魂,这一点十分重要。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已经编制好的理念思想产生一种不服有值得的这样一种感觉,这样做的感觉本质是人化,用这种东西去化人,形成我们的兴趣、性情的高雅,这是我们的主要出发点。那么文化的作用,作用在学科当中是什么呢?重要是要在各个学科教学当中产生文化的境界和意义,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科都可以贯穿在文化中,比如说语文教学不在于结构,而在于领悟人生的真谛,追求真善美。比如说历史,在于把握兴衰规律。音乐美术教学不只唱歌画画,学会剖析、欣赏、创作,让人知道什么叫对称之美,同时升华人的感情。又比如说外语,外语不仅仅是多背几个单词,拓宽我们的视野,进行跨种族的思想和智慧的碰撞。物理教学部只是是公式和定理,重要的是要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是可认知的。

    总之,当我们用文化的方式解读教育的时候,它也是给人摸不着的,看不见的,远的东西,但是它体现出来的精神、理念和情感,让你上进、爱国、仁爱、谦虚、责任、诚信、感恩、同情,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我们的课程里面因为我们的少年儿童,我们的青少年日后走向社会需要它。解读文化的意义,解读文化对学校的价值,重要是阐述它的文化体系,文化作用于校长的行为,我们把它叫做校长文化,今天是一个校长培训班,我不妨谈几句什么是校长文化,校长体现文化怎么体现,我们现在有很多校长更多选择权力,现在的校长出了你是科长和处长之外,恐怕更多要体现出文化的灵魂,因此我在十年之前我就提出校长职业化,在清华大学就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叫清华校长职业化研究中心,那些理论著作更多了,大教材一本七斤多,200万字,讲校长的职业能力,职业境界,职业操守,2006年全国人大开会,已经通过了校长职业化的议案。最近总理和全国都在讲大学去行政化,去行政化怎么去?不就是校长职业化,因此最近江西又一次公开提出校长职业化,十年之前我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王教授你提出这个东西太超前了。但是今天我们来感觉到的,校长职业化恐怕是我们做校长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

    只有校长职业化了,你才能追求职业的境界,职业的操守,你才能有终身干教育的想法,你才能把劲使到职业化上。我们现在很多校长劲没有使在这,都使在看着领导的眼色上了。校长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魂,成熟的校长往往用文化的方式提出学校发展的理念,这是校长理性思维,深入探究的智慧产权。学校的这一套东西是你的智慧产权,如果没有这种文化上的思考,办学过程当中管理手段和思想内涵就会肤浅,就是在精神比较当中降低你这个学校的品牌。如果校长没有哲学的指引精神,首先关注的是你的哲学世界,一定还是在看得见的地方来做炫耀,看得见的地方更多是大楼,分数,这些东西不是不需要,但是它只是反映教育规则的一个方面,它不是全部。学校教育理念的困惑是校长哲学思辨精神的贫乏,学校育人取向的短视,是校长文化社会理性的浮躁。导致我们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的目标困惑,甚至我们看到很多学校就把校训这样反映核心理念的东西,把口号当做校训来用。

    一个具有哲学精神的教育管理者,他能对人和世界的根本问题做出本源上的探究,能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做出现实的解释,如此才能是一个好校长。很多东西都是类比的,比如说科学家只有进入了哲学思维,你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大科学家,科学上面最有成绩就是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所获奖那么多人,比如说杨政宁,李政道,爱因斯坦,这些人大多学物理,但是第一文凭不是物理,第一文凭是哲学。换句话说,哲学是人类开启真知,提升人性悟性的工具,是哲学成就了人们最高的成就。

    我们反复谈文化,文化的核心就是哲学,你没有这种哲学的思辨精神,你很难表达创新,你很难跟进,很多校长经常问我,说王教授我先看点什么书?我说你还是先看点哲学的书,启发你的哲学思维。政治家具备的哲学思维才能仰望星空,不让你只能是一个政客。比较典型就是陈水扁,就知道捞钱,不善于把握一些规律,回来让人抓了很多的把柄。我们常讲毛泽东是军事家,政治家,是诗人,给了很多伟大的称号,都不过分,但是我感觉到毛泽东首先是一个哲学家,你看毛主席写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今天翻一翻,看一看,每次看都有一种新的感觉。他跟斯诺有一场谈话,说毛泽东真是伟大,指挥了三大战役,你能指挥共产党,你怎么还能指挥国民党?毛泽东说那不是我的杰作,我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我已经有近200万的部队,当时我们没有两万人的时候,然后没有枪没有炮,让30多万人追击,那个时候是我的杰作,就是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奠定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历程,在这个会议上我们扫清了左和右的干扰,重新选择了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我小学现在还记得,红军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可是我到了遵义去了之后,看到的不是这个,看到的是外国人的话,外国人说的把他写到墙上,就是中国人承认了。说红军长征不是宣传队,是逃跑,是当时谁能领着逃明白,选谁当逃跑的头,你出发的时候7、8万人,打到剩下不足3万人,天上地下四面围击,飞机大炮30多万人把你围起来了,谁领着都跑不出去,我仔细琢磨琢磨是这么一回事,谁能领着跑出去就行,还说是播种机和宣传队,毛主席就像一个神仙一样,能领着你跑出去,四渡赤水,就是围绕着这条河一会儿过去,一会儿回来,连我们党的中上级高级指挥也不明白,不累死不可能出去。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来传递信息,全凭着毛主席哲学思辨精神领着你跑,毛主席跟斯诺说我最得意的杰作是这个,这个杰作恰恰是毛泽东的哲学思维在起作用。企业家如果没有哲学的思维,他一定也是什么钱都敢干,中国人就是缺少这种理性和哲学思维,什么都有假的,连钱都是假的,吃的和用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这一辈子在搞教育,你们也在终身追求教育,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教育家。教育要如果没有哲学的思维,就难以辨析清楚办教育为了什么,你以为办教育就是为了一种大楼吗,送上几个北大和清华吗,清华跳楼得多了,张飞考进了北大,遣送回去了,刘海洋保送上来的研究生,用硫酸戏弄狗熊,不是考上北大就是好学生。

    有人说一个国家只有哲学家做了国王,这个国家才有希望。哲学家用哲学的思维来治理这个国家,纲要发表之后,我们看到国家撤换了一个部长,在27个部当中没有到届是最后一个,周济下去了,袁贵仁上来了。我说我知道他是学哲学,一个国家只有哲学家做了国王才有希望,因此我们看到的今天这份比较满意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在一个哲学家的手里面孕育的,不然还进行不下去。所以新闻周刊多次报道,说总理批评周济不只一次了。国家在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时候,也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贯彻不下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在这两篇文章的旗帜来完成的。在一个月中连续开了五次座谈会,都是温家宝做的,没有温家宝就没有这次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巧妙提出了国家教育进程,也是温家宝提出来的,要打造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可是朱镕基同时也是国务院总理,他说话的时候一向给你顶回去,所以我看到总理提出打造一批杰出教育家的时候,我感觉到这批思路没有阻力。我为什么说三十五中,因为提出了不断要三个面向,我们还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这个东西到现在还没有实施。去年的《北京教育》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都是三十五中的,校长、两个副校长,一个教导主任,也没有实施。现在我们的在座校长对提出“三个中国”怎么办,可是这种东西是向全国发出的号召,这种东西请同志们注意,你不用文化的视角你办不出来。在大家都在很困惑的时候,胡锦涛又一次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叫做扬弃旧义,创立新智,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这种东西是一段一段往前进行的,最早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教育跑不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我下面会用大量的事实告诉各位,凡是好学校一定是文化兴校毕业的,你自觉不自觉扬起了文化的体制。最近我设计了教育家理论培训体系,我们要搞一个资质认证,北大要出标准,我们要搞一套这样的理论体系培训教育家,而不是打着教育家的牌子去挣钱,教育家大会连续开了五六届,第一届我看了之后,我还有想法,第二届我参加了以后,我再也没有参加。除了我讲教育家,没有人讲教育家,既然叫教育家大会不讲教育家,你是名牌是你的研究主题,和这些校长们关系不大。

    所以这次研修是教育家文化战略研究,文化学校战略怎么建设,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学校校长不在乎钱,说王继华开了高收费的先河,01年收了2.6万元讲校长职业化的培训,包括在座的记者,我们八个人讲一堂课,案例教学,我现场点评,包括我点评厉以宁教授,点评余秋雨,八个人在一堂课讲,讲到下午三点大家没觉得饿。所以大家都说了,这个课还没上完,休息的时候给打家里打电话,说赶紧报第二个班。你要给予大家什么,大家当前最困惑的是什么?蔡元培等必须在理念有大踏步发展,我们之所以创导文化,就是讲文化的特征,适应变化的功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来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之所以创导文化,就是讲文化的特征,适应变化的功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来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赢在哲学,执行在文化,是我们一种社会理性的追求。我已经讲过了6百多场报告,很多人听我的报告,听你讲课是讲哲学,我说文化的核心就是哲学,凡是精神的就是文化的,凡是文化一定用一种理念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你讲学校文化和校长文化,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行吗?这是我谈的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问题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价值。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件聚集校长理念、思想、智慧,让人耳目一新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两个月我在重庆给1100多人的校长做报告,这是重庆市教委用文件的形式请的我,严格说来那种培训不好,2、3百人,我能看见大家的眼睛,你瞪着眼睛频频看着我的时候,你也觉得挺新鲜,你觉得无所谓的时候,他懂,我赶紧讲别的。1100多人我看不见别人的眼睛,但是出现了我讲600多场没有出现的事情,我看了会议议程才知道,就是我讲的题目跟下午讲的南京教科所所长讲的一模一样,之前我不认识他。比如说再教育科研道路上大家的题目一样,我讲了两个问题,文化育人与学校文化发展战略,他就讲学校文化发展战略,后面一个问题是一模一样。这个问题说明了教育是一种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就是文化,对学校的建设就是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网上也有很多的报道,所以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叫音气相通叫知音,心心相映叫知心,肝胆相照叫知己,理论上一上去就走近了,人的观念一走近之后,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两口子观念不和就离婚了,兄弟观念不和就反目成仇,我们两个人由于讲的一样,所以我上午讲,他下午讲,他讲的案例多一点,我在理论层面阐述一下,我下午讲跟上午跟王教授有相悖的地方,以王教授讲得为准,所以我为他的大家风范所感动。上次北大张教授也是研究文化的,他说王教授目前在国内像你这样潜心研究教育文化,有这么多著作的,你是第一人。这说明文化是有规律可循,这个可依循,给解读,可传承,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价值体系,不但可以成为落实教育纲要的理论注脚,就是国家省市都发表了规划纲要,可是这些规划纲要是为谁服务的?都应该是为学校服务的,我是以批判而著称。

    我对省市规划纲要置疑,我国有900多种教育刊物,在教育刊物当中用文化视角看教育,这是唯一一本刊物,我既它的学术顾问,同时我给它的文章不是第一篇就是第二篇,我来之前前一天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体悟不同层级教育纲要对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这里面我从宏观的角度上我理解了国家规划纲要提出了那么多的理念思想。国家的规划纲要从理念上讲,形成了我们教育发展的“大法”,省级纲要应该表达出地域的气质,体现智慧,形成一种文化的宣言;市一级应该从具体的情况分而导之,表达具体的责任和细化,尤其是在办学特色上给予指导,我觉得这三级纲要各自的责任。可是我们今天看到省一级和市一级几乎是超国家的规划纲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市级规划纲要和省级规划纲要出现了八多八少的问题。第二个任务布置的多,提出的问题多,谈竞争态势多,回答人们期望的少,谈口号概念多,把握规律的思路少,谈跟进转向的多,谈特色取向的少,提高教育质量谈得多,提升什么质量谈得少。

    有一种现象可圈可点,凡是精神的东西都用文化的现象表达出来,凡是文化的东西往往用表现出理念的形式,因为理念表达精神,成为体现文化的规则意义,文化体现信念,为了表达文化自信的崇高意识,精神展示特色,是为了体现文化自强向上的意识。其中文化自觉就是学校研究教育规则,认识教育规律的觉悟。思考教育本源的清醒,由此人们感到学校的发展没有文化价值思想维系就没有差异化的选择。换句话说,我们所有学校的差异化,你和我的不同,就在于文化的不同。

    我们从纲要的理念导向来看,学校文化发展战略建设是贯彻纲要的理论注脚,就是说纲要发表之后,很多人认为教育理念的思想是一场革命,就是规划纲要实质上是引领我们进行一场理念思想的革命。因为纲要在宏观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这种概念如果不用文化的视角是看不清楚。什么概念?比如说内涵发展,办出特色。

    比如说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一个哲学概念,对内求思想的凝聚,对外表达气质。对内凝聚力想完美,自然要有成套思想理念和精神取向,还有合理科学结构,包括目标愿景的支撑,对外要想表达气质,气质是核心的精神所表达的特色,张扬个性的东西,因此说是一种品质的张力。

    经过我刚才的解读,是不是可以看成对内形成理念思想,对外表达特色,这样一种东西叫内涵发展。理念思想作用于学校,虽然抽象,但是确是有生命的。比如说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理念,就是要求学校在特色理念的旗帜之下,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孩子们的兴趣。有很多人不是很明白,总是在说一定要挖掘孩子们的兴趣,你不知道为什么要挖掘孩子们的兴趣,因为挖掘孩子们的兴趣对于育人太重要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由兴趣决定的,兴趣使人的情感和意志产生向上的动力,使兴趣的专注形成发展的记忆力,使兴趣的情调使人高尚或优劣或卑鄙,所以兴趣这个东西对人太重要了,因此我们要在孩子学习阶段,奠定孩子优秀品质的兴趣。兴趣是为社会的预期来培养人才,现在为什么不赞成千篇一律的办学方式,高分的人才也是人才,我们也需要,但是只是其中的一种,正是因为这种人才多了,因此他就降价了,不值钱了。第一降大学本科生是社会的普通者,第二现在本科生挣的工资还不如外面外包工,现在一天达到300-500元,可是现在的本科生一般工资好的地方2000元,不好的城市1500元左右。而且还找不着工作,不顺眼还不要你。

    所以我们如果真正负责任教育工作者的时候,能不能从这样一些东西来深思,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比如说依循教育规律办学的理念,教育规律是由各种规则而决定的,不能光讲分数的规律,你还要讲整个的规律,这是顺乎自然的一种文化结构,是理解规律的一种基本语言,也是认识规律的一种工具。规则是一种顺乎自然的文化结构地是理解规律的基本语言,也是认识规律的一种工具。

    所以大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应该是把握规则,来反映规律,正是这么多的育人规则的把握,形成了对规律的依循,然而不管是特色育人,还是各种育人规则的构建,都需要理念、思想、体系所体现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提出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三难”,学校的发展没有系统的理念思想,做长远的发展“大法”,省市国家都出了纲要,学校不能再出一个纲要,有的学校整出了十一五计划,“十二五”计划,一看就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学校讲理念思想,你讲“十一五”规划,这也是不合适的。第一难就是学校没有用方法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此深刻揭示和把握教育规律。刘延东国务委员视察中央教科所,是中国教育最高的研究部门,在最高研究部门明确提出来了,应该用方法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深刻揭示教育规律。系统文化战略不是“玄妙的自我深化”通过理念思想的重塑、物资资源的重配、管理策略的重建、特色内涵和育人取向的重构,实现一个系统的理论思想。这就是我们现在办学缺少这种东西。

    二难,学校有了系统的理论思想,怎么变成老师的意志?换句话说校长设立之后,要形成全体老师的意志,这种东西是靠老师给你执行,老师没有这种意识是瞎扯,你要把它变成老师的意志,来形成学校的气质。

    第三难学校有了这种理念和思想之后,就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这种气质,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走向社会之后,也是这种气质,那就要求你在各种活动当中慢慢启发、影响,就靠你的各种办法,你在教学活动当中都要体现出来,你不体现这种东西来,你的“三难”一定是很难的。

    嘉兴有两个学校还值得一说,一是嘉兴一中,一个是嘉兴秀州中学,秀州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这两个学校离着几里地,因为学校的办学取向不一样,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全部都是以文学家而著称,而且文学方面而著称。另外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都是以科学家而著称。文学方面培养出来了沈雁冰,矛盾就是他的笔名,他在文学造诣上一般人比不了的。郁达夫,金庸,一代文学大师。

    在另外一个学校培养出来全部是科学家,李政道,程开甲,他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和钱学森一起获得的。你想一想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一流的科学家,那边能够培养出一流的文学家,这是十分有意思,又耐人寻味的问题,同在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如果他们没有各自的文化取向,这是不可能的,而第一所的文学取向就是以文学为主的,而第二所学校的价值取向是爱国、爱校,爱科学,形成系统的理论思想,首先在校训上表达出来。那边的学校培养出很多大的一些文学高级记者,另外这所学校培养出来12个院士,中国百年的学校多了,你怎么没有培养出来呢?凭什么评价别人的好坏,不是评价你考了几个100分,而是评价你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这叫栋梁之材。

    特色建设不是表现化的品牌,而是培养少年儿童对于某一行业的情感,是情感产生兴趣,是兴趣产生动力,是动力让我产生一种卓越非凡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挖掘孩子的兴趣,为什么学校要多样化的教学。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会千方百计在学校这样去做了,你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稀里糊涂。另外当了校长不要感觉到给谁当的,就是跟局长闹僵了,你也要把学校干好,不辜负人们的希望,这是一种职业的情怀。

    特色的发展不是为了粉饰现状,而是从内涵建设上表达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价值,学校的名是特色品质,文化品牌之名。我曾经专业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打造名校需要文化的准备。我搞教育家培训的时候,专门写了一件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四流的学校爱分数,授人以鱼,导致半拉子人。三流学校讲传授,授人以智,传授以往的知识,压制创新的精神。二流的学校授人以思,这个学校往往有一个好校长,一流的文化靠文化,授人以道,用规则把握规律,懂得用文化兴校的规律去把握文化育人的规则。

    特色是办学者的品类,也是办学者的职业境界,世界本来没有好与坏的学校之分,都是人为的分出来的,但是好与坏怎么评价,只有内涵特色和功利之分,理念思想都是真正特色的评判官。前一段基础教育司发出一个号召,高红司长亲自在外面讲,我们要善意发现我们身边的学校,学校本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只有内涵思想和功利之分,如果我这个学校是嘉兴一中好,还是秀德中学好,能说是金庸重要,还是李政道需要,因为是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国家只有这样的人才多了,国家才会富强,人作为一个个体才能体现出你的价值。

    特色的学校体系一旦形成,品牌的价值,文化的张力,将形成育人的模式和路径的永恒体验,形成特色育人取向和文化的永恒洗礼,形成凝聚成精神跟进社会的永恒馈赠。

    今天北京大学招呼了一声,大家来了这么多同志,想搞一个培训,我看很多程度上是看着北大的牌子,北大为什么这么有牌子呢?还不是北大的这种理念思想吗?而北大这种理念和思想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今天上午招生办秦主任做了一个报告,在这之间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本来想跟他交流十分钟,看到这么人,所以我就退出去了,我说秦主任我给你打电话,我想跟他交流什么?上次我参加了北大毕业典礼,那哪是毕业典礼,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思想的洗礼,周校长告诉大家,毕业的学生你们不要忘记北大,每个系都提出自己文化发展的口号,每个系都在喊,他们在喊“北大、北大、北大”,不要忘记你的背景是北大,不是北大的精神和北大的思想,北大的精神和思想就是爱国、民主、进步、创新,这种东西不但是北大的全球,也是全社会的主流。一个会是实名制的研讨会,就是生源校校长来了100多人,很多校长都是我的同学,还有大庆的田校长,都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人看着我说,王教授你怎么上北大了?我说我上北大青鸟了,这个会是北大和清华掐,我听他们这个话之后,我心里有点疑惑,我出差去上海,在路上看见那么多的报纸,包括中央电视台也说掐架,并且说复旦跟交大闹翻了脸,仔细一看,然后中国教育报还发表了一篇论论,我看到了之后心情特别郁闷,北大还要跟别人抢,北大从来不缺乏680分以上的高分,我们应该用北大独有的东西塑造我们下一代,就是用爱国、民主、进步、创新的东西来形成高中和中学的办学性质,然后我们从这里面进行找,而这种东西怎么形成呢?就要形成一套这样一套文化发展战略,学校用这样一种文化发展战略来影响你的老师,影响你的孩子们,形成那么多爱国、民主、创新的气质。这就是我想跟大家秦主任谈的,因为北大这一套东西,任何一个学校没有,北大有他独有的东西,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脊梁,这是任何一个学校所不可比拟的。哈佛、剑桥和哥伦比亚也无法比拟,能够以学校影响一个国家,中国历次有思想的行动都是出自于北大,比如说五四,包括六四,今年抵制日货,高校改革,革命就是人大,路对面就是清华,他们为什么没有出面,为什么都是北大人,因为北大人有一种敢为人先,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精神,北大换了30多任校长,为什么一说起来北大就想起了蔡元培,不就是蔡元培留下了兼容并包的思想理念,所形成的校风是爱国民主创新进步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源地,在这里面孕育了一颗伟大的星星,这颗行星成为中国领导的开国元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出了叱嗟风云的文化斗士,出了共产党的理论家。毛泽东、陈独秀、鲁迅、李大钊,哪一个能做得到呢?我们不讲这样的故事呢?为什么不在中小学来宣传这样的一些思想呢?

    三,从落实德智体美教育规划上看,我们看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首先学校文化发展战略要表达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要义,受到是崇德瀹智的育人基本理念,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这是规划纲要反复要求我们教育界要做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表达我们所有的学校崇德瀹智的教育理念,这是中国气派。其次是弥新尚美的育人精神,讲的是创造力。

    这次规划纲要里面反复提出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质量,建国时期我们初期提升教育质量是又红又专,纲要发表之前提升教育质量就是提升分数,那个时候抓分数没有错,现在教育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提升质量培养就是钱学森,但是前提必须是育人为本,以德为先。

    不然你培养这个学生越有本事,越糟糕,他才能做得坏事越大,就是现在我们假冒伪劣都是有知识人干的。再一次是,以文化人的育人美德,体现人的光荣,这种东西塑造人的性格。人性不光有美德,还有恶的。我们缺少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只有改革者自愿实施新的变法时,学校新的战略才能站立起来。伟大变革从来都是伟大精神的产物,学校创设新的文化发展战略,不需要特殊的契机,需要的是教育管理者对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的认可,而学校体现社会价值的忠诚。我们从学校价值来看建构文化发展战略,从战略的角度展示学校教育强国,教育立国的意志,因而提出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文化行政的战略思考。从发展的发展看,这是一个鼓动特色,展示胸襟境界的发展命题,尤其是融汇多学科的知识点,确定的理念思想体系,将形成学校发展的独家话语权。能给这个学校留下历史,留下影响的,为什么北大只有蔡元培,因为蔡元培留下了一套理念思想,同样你的思想也是这样,你要想在你这个学校留下历史的痕迹,你只有建立一套理念思想,今后不管什么人接替,都要按照这个思想去做,就像美国的西典军校,你只有遵循这个理念才有可能资格当校长,当你确定了这样一个东西之后,形成学校发展大法之后,时间越久人们越怀念你。我在两个学校看见有坟,遗憾这两个学校的校长为什么立坟,不知道这个坟该怎么处理,有的校长把坟迁出来。还有一所坟在成都一所学校,那是中国的第一官办学校,有2148年的历史。那是文风教化留下的东西,那是第13任校长所提出那一套理念思想,当时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在狭小的校园里,给埋在校园里,把他的尸首留在校园里,为的是纪念他的伟大精神,这叫灵魂精神和文化,可是我们这么多年就不讲这个。回过多少年忘了,不明白了,说这个坟吓人,学生害怕,老师也害怕,这是多好的一个教材。所以我在成都办班的时候,我领了200多个校长去了这个学校参观,这个学校宣传的是考了多少北大和清华,我们这个月的老师奖金发了多少,李正希当时就是这个学校的,他当时还不是特级教师,我跟校长说还不评上的话,他就上苏州了。这种厚重的历史,陆游、礼拜、杜甫都讴歌过他,杨雄是他培养出来的,近代的郭沫若是他培养出来的,他一字没有提,我站起来了,我来讲实事,不知道谁是主人了,我讲完了十四中学送我很多东西,说王教授这玩意儿放在你那里才有用,这说明你没有魂。你现在培养出100分的学生,你如果不是以德为主的话,是没有魂的,越有本事越糟糕。

    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观察我们学校发展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学校缺少思辨性的思想,甚至不约而同把雷同的口号搬上去,这种缺少育人的本质的直白语言,实质是职业境界的乏味和职业能力的苍白。我们缺少成体系的理念思想,缺少表达精神取向的载体,这种思想内涵平面化的平庸,体现了学校价值取向和育人精神的迷惘。

    概念谈不上战略,只是一种总结,文化解读越深刻,越解读就越丰富,越解读就越会觉得办学的逸韵和味道。

    下面休息10分钟。

 

(休息)

 

王继华:下面接着讲。

    去年10月份的时候,重庆搞了一个台湾文化周,做得比较好,想跟大陆的文化学者对话,他们在找能够在家庭教育上有文化的,找到唯一一个人就是我的,重庆的市委把我请过去了,三个台湾学者,一个大陆学者,还有一个孔子学会的会长,我们几个人在一起探讨,因为是一个文化上的会,我有幸结识了一个很多的人。结识了重庆彭水,是一个县城,把我请到学校去了,盘了34公里地,到了一所学校,叫彭水县龙射社中心校,龙射社中心校有1500名,这个学校不是汉族人的学校,苗族占了40%,土族占了40%多,汉族只占了10%。这些学校别看处在大山之上,还是一个中心校,还有很多的分校。我说大山还有这么多的学校,这个学校的环境是由土族和苗族为基本生源的学校,这个学校在山上,这个学校要表达自己的特色,办学思考,形成一个理念思想,我去的时候更好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也就是说山下和山上的学校来了100多个校长,大家来这里聚会。

    开会期间我给大家做了一场报告,报告完了之后,这个报告非得让我给他们形成一个理念思想。我把这件事情答应下来了,这山里人对待人特别质朴和热情,热情的劲让你感动,所以我就很廉价给他做了一个文化发展战略,给的价钱是廉价,但是做的东西不廉价,作为一个学者上了讲台之后,一个人要对一个人负责,做战略是千年百年的事情,要对整个学校负责,所以不能和钱计较,你要表达种东西能不能表达出人家的思想、理念和特色。

    我首先给他设立了龙射精神理念思想,有山有水,又土又有苗,办学理念所以叫山桑水梓,土沃苗壮,这个土是土族,苗是苗族,苗也可以看成是社会是苗,这个办学路径要体现出自然、律动和雅韵,图腾自然,用这种传统美德化人,这一个人的成长不光是学校的事情,尤其是对人的性情、性格,品性的培养,重要是培养他的性格,然后形成做事的风格。办学目标,快乐自信,核心价值观苗土相依。

    再提出了第二条,龙射理想,文化乐土。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一条,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还有校训,一定要表达出相一致,你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思考,但是你一定要表达出相一致,你如果不表达相一致来了,你这个东西设立的就是没有一个共同的取向。然后你还要表达你的校风,学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风一训,我们在教学和教法上来进行思考,然后提出了学校的特色,是养成教育,我们从道义和心智几个方面提出儒养,涵养、培养,形成你的人格、胸襟、文明、仪范。你要把你那种教育思想用这种很抽象的理念,把它表达出来,形成你发展的这种特色的意愿,一个学校发展一定要有哲学的思考,那就是发展的愿景和目标,你的发展愿景和目标是什么,发展的愿景一定是学校现在还没做到,以后我还想做的,而後有提出了学校的办学说。

    我写龙射办学说的时候,我基本上半个小时就写完了,不是王教授文化底蕴有多深,哲学思维有多广,有些人给半个月也写不出来,为什么你半个小时能写完?你别忘了,这里面东西都在思想理念表达出来了,我只不过把理念思想拿来一总结,修改了两三次之后就成了这样的。也就是说,你的理念思想要成体系,你的理念思想不成体系,你怎么样形成你的办学说,办学说你们的学校文化宣言。很多学校墙上都不知道写什么?就写上你的办学说和文化宣言,这是一种精神的展示,我去了重庆机械高级学校,有7千多人,学校整个理念思想,尤其是德是基础,机械学校要表达出创新和创造来,我最后搞了一个创新创造宣言。

    第一个给他提了内涵气韵,第二给他提了精神探索,这里面有办学理念,路径、目标和特色。第三个谈立校之本,立校之本就是把学校所有的东西,原来做的东西你给人家进行理论升华和总结,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作用。学者有些人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你别忘了你做这个东西你就是校长的代言人,他没有做到的东西你帮他提高,他做不好的地方你帮他提纯,他没有形成系统你帮他形成系统。这是做战略基本的要求。

    第四个人本追求,人本追求就是总结学校所做一些东西,把这些学校的团委、教学、就业科都用这种模式表达出来,最后给他提出一个发展愿景,最后搞了一个办学说,这个办学说叫创新创造宣言。创新指在革新鼎古思想改变思维源头,创造意在探索未知事理阐述未明之光。

    我们看过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说你写的这个东西绝不亚于他的宣言。大家想,我们如果形成了这样一种东西,你的学校对内就形成了思想,形成了老师的气质,形成学校的特色,一以贯之,然后你所有的思想、制度和规划都出资它,你在交接会把它通过,形成学校的法,因此这个叫做国家教育规划的理论注脚。它才是真正的理论注脚,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反复征求校长的意见,体会校长的思路,思考这种东西的实用性。

    又比如说,重庆有一个学校叫人和中学,可是在这之前很多人都琢磨这所学校,因为这次学校是重庆的。重庆现在已经到了很多公司都在做这种东西,公司收费多少我们就不说了,关键是做这个东西不像一个样,做不出高度来,所以总在边远的学校,大学校一个都不敢进入。有一个公司两年以前三个人,现在我去的时候78个人,做了180所学校,两年收入了两千多万,他做了学校我看过了之后,有一些是原则上的错误,有的是瞎弄,这些东西做了之后是误了孩子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三番五次催我,机票买好了,我去了,去之前我在网站查了这个学校,我首先提出这个学校一些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这个学校名字好,名字就是学校要表达的一种精神,就跟家里生一个孩子一样,要给孩子起名,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反复找人起,一旦这个孩子是千呼万唤,在千呼万唤形成的,学校也是这样的,可是名字取出来的,人和叫得好,你表达不出东西来,只有文化的视角才能解读。

    我首先给他们起了校训,人杰人瑞,和泽和美。然后在八个字当中组成了四组词,只有德行高的人才能叫人杰。人瑞讲的是人的品行端庄和高贵,美恰恰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取向。所以一下子完全表达了党的教育方针。一个人写过一篇文章,一万篇文章,不论哪篇文章你都认为是不好的,这个东西认为这个校训挺经典的,这些东西都是从人和而来,然后提出了校风和校品,“气清意远,穷理精义”,然后是教风师道,“哲思理性,驭道于行”。核心价值观,文化育人,协和兴校。我们看它的人和文化,敏学善思,我们看它的人和艺术,叫人格繁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人格的欢乐,里面这些内涵都是原有的东西,然后是人和的方略。

    然后我又给他总结了很多定势,模式、导势和趋势,凡是做战略都是有雄心和境界的,想领先的,我至少在这个地区领先,甚至全国领先,甚至世界领先。做文化战略这个东西全世界没有人做得了,没有哪个学校形成体系的。只有中国人文化博大精深,才能这样思考问题,形成独家的话语权。现在形成全国文化战略没有几个学校,尤其是文化战略进行解读的学校,更是没有几个,有的全是我给做的,其他人做的东西都是不伦不类的。

    现在做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有三种,有的为了提纯一句话来做战略,有的是为了长久的发展形成理念思想做的战略。一个叫宣庆小学,学校领导集体拜师,请我他做文化顾问,一般做完了之后都做他们的文化顾问,每次把我最新的思想寄过去,有的时候在电话里聊一聊,方便的时候去看一看,然后大家形成了一种真挚的感情。我又给他总结了范式,体现出来了管理模式,课堂模式,课程模式,师培模式,这些东西是原来有的,但是总结不出来高度,同样提出愿景。然后提出办学说,人和这个办学说写得跟创造宣言一样。

    正是一些深刻文化解读和逻辑推理所形成的智慧,表达了学校长远的发展战略。我觉得这个东西不论是你自己做,还是请人给做,你只要当校长,就今天国家省市发表的纲要要求来说,你必须得做,你必须形成学校长远文化发展战略,这就是为什么我跟沈所长的题目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规律。你是校长你要对学校的长久发展负责任,你是副校长,你更应该在这一方面协助校长。做这个东西一定还要有高度,不然拿出来别人笑话,人家说你不懂教育,或者说你文化功底不够。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立体的,涉及到人的知识、视野的提升,它让人从思想境界和道德道义入手,思考做事先做人的道理。

    我举一个例子,这个学校大家都知道,我觉得这个学校是朱建民校长的,也是温家宝总理的,还是全国人民的。因为北京35中现任的校长是朱建民,温总理在日理万机当中在学校待了一天,上午五堂课点评,下午发表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思想的启迪,对三十五种不但坚持三个面向,还要办出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棋盘。我觉得三个中国不仅是对着三十五中,他们有责任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全国教育界也都应该按照这个思想去办,遗憾我们缺少专家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总理视察完了之后,舆论界热闹了一阵子,教育界也在提三个中国。

    我今天从文化发展战略这个角度,我又一次思考出来了怎么办?我必须拿出两个响当当的大校,办得好的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今天我以35中为例,我们有一个同志总给35中打电话,给朱校长打电话,应该拜王教授为师,给人家发完这个短信告诉我,我很不高兴,我本来想跟朱校长打电话说一下这个情况,我没说,这么搅合这个事不好办了,我并不想报什么功,我也不想得什么利,我只想仰望星空,知道我们教育怎么去做。可以说教育各个领域我都了如指掌,我都能用文化的示教进行咨询、诊断和策划。但是你让我去做房地产老总,我原来在大庆做过,你要我去捣腾石油,我早就成为亿万富翁了,我不愿意去。

    正是怀着这样的激情,今天我给35中八个字,分享、思辨、剖析、建构。35中有很多伟大之处需要我们学习,这种东西需要我们分享,我们感觉到兴奋,值得教育界的同仁去骄傲。思辨就要一分为二,这是一种理性,我给了它蓝色,我们不但在讲蓝海战略。一分为二剖析,不仅是置疑,而且带有批判的性质,目前还没看见哪个学者敢对35中这样的学校指手划脚,我今天也算是再一次公开的场合来一次指手划脚,我希望我的发言能够以大家醒悟,这样的学校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这个学校的校门在哪里开我也不知道,我有的只是崇敬,正因为是崇敬和热爱我才提出这么多的意见,对人的崇敬和热爱难道全是恭维吗?我希望我今天讲35中,在座的各位感觉到是这么一回事,这样你才知道你怎么办学,我们先分享好了,35中地处西城区,是1923年建校,有着87年历史的文化名校,读懂35中一定要谈的历史精神,谈他对社会贡献价值,谈他对文化的引导力和办学的意义,和对今天的办学作用,由此才能清晰的认识发展的脉络,和理解35中为什么会成为学习的榜样和旗帜。总理上35中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说教育部的部长累得够呛,一个总理上35中,教育部长哪有不跟着,刘延东在哪待了一天,部长也得跟着,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可是周济没有跟着,改革要从35中开始,因此提出了三个中国。

    我觉得我今天这样做,正是为了不辜负温总理对35中的希望,温总理在35中明确希望35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构建三个中国的育人体系的希望。我正是从理念的角度,凡是理念一定是精神文化,从这个角度来思考35中。表面是给35中,实际上给全国的。35中是李大钊等革命先辈所创办的志成中学,发展之初就提出了四项宗旨,我们了解这样的东西是为了继承那种精神,办学要有魂。四项原则办学的宗旨是这样的,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办学的精神和办学原动力。

    35中这么多年来正是在这种思想激励之下,培养出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可是我在35中所有校长和教导主任从来不提这个,是我翻阅历史,这个学校培养了两位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培养了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培养了一位现任的国家副总理,培养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有哪些人呢?两位副委员长是王光英和李锡铭,前组织部长宋平,现任国家常务副总理王岐山,科学家邓稼先,艺术家马季,教育家陶西平。凭什么说你是好学校?就凭这个,可是这么光彩的事情没有跟人谈,你不谈就说明你不想弘扬,你就没想继承,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所以他实现了培养栋梁人才的愿望,因此35中已经成为社会和同行瞩目的文化格局,这些一个以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和艺术为见长,又注重学校的全面发展。他们学校有十大模式,北京教育第七期和第八期是合刊,十大模式我这样总结的,科技教育,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科技教育已经请中科院专家、学者量体裁衣,量身考虑你的志向,单人授课,就是要回答钱学森之问,涉及到天文、物理、纳米、植物、微生物、环境、地质、遥感,生态,自动化,声学、微电,高科技等120多个课题,一般的大学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他们的艺术教育,他的舞蹈队,他的铜管乐队和合唱团,经常代表北京市出国演出。体育教育尤其以篮球著称,多次在市里面夺冠。课堂改革依靠中科院实行导师指导,社团活动有40多个活动小组。基础课形成了基础加精品课,选修课从广度、深度上进行拓展,双导师制,老师是你的老师,中科院的专家也是你的老师。研究性的课题,提升兴趣,社团跟进,自主涉及领域,然后自主管理。

    他的文体艺术,女篮一直在夺冠,同时还有龙石白艺术学校,著名的画家当校长,最近又成立的李大钊研究会。他们提出了办学理念叫五字学德,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德育工作。

    同时倡导四个证书,不光给高中毕业证,还给志愿者经历证,诚信证,这是从道德品质上讲。还有才艺证,朱建民的文化思考对现状和弊端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条成为学习的首席。第三要有教育理想的激情,教育理想的激情不是每个校长都有的。

    好校长必须懂两条,一条是讲管理,一条是管课程,管理包括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管理。我刚才是用一种很爱慕的眼光来分享35中现在的所作所为,我得出一个结论,35中不失为一个好学校,不失总理在那里待了一天,值得我们学习。可是如果我光讲这些就没有意思了,我光讲这些不如让朱校长来讲。我下面讲别人讲不出来的东西,我讲思辨和剖析。

    我把黑色和蓝色放在一起讲,我觉得它缺少点睛之笔。严师出高徒这个话不确定,有严师还有精师,我们从这里面阐述的概念来看,更多是谈老师,因此更多是教风。五字学德是德育工作一个导教方面,五字学德不是人性美德全部,也不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全部。因此说你这个东西不全面,缺少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当你缺少了一种东西的时候,你的教学体系里面,学生们应该得到的东西就缺少了。你要表达的思想自然就少了,包括文艺器乐的学习者,应该是德和才艺共同成长,不能是光就文艺而谈文艺,光就文艺而谈文艺轰轰烈烈的,热热闹闹的,但是没有魂。也就是说你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魂,有的学生有魂了,但是不是你有意识培养出来的。北京像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都成为一种典范,我觉得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在四个证书修建过程中,真正把一些基本的东西,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作为重要的东西。

    第二个队伍建设,队伍建设表达的东西全部是教风,因此说这些概念如果能够反映出35中精神风貌,似乎是看成教风更为准确。

    第三个如果说五字学德是简单的办学理念,队伍建设,师德教师和德艺工作的教风。那么学校的发展怎样体现出温总理的嘱托呢?怎么办出“三个中国”,应该这样说,风格、特色和气派,是文化的体现了价值,派生出来了做人做世的文化形态,你必须这样来理解。你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你就把握不住。因此咱们中国办学的理念,只有走文人育人的方法路径,才能形成一种大气磅礴,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格局,没有这个东西难以形成。今天我们说35中固然做得很好,但是光会做没有理论的指导,难以表达出成熟。没有理论的成熟,不能是真正的成熟,这句话对于一个党适用,对于一个学校也适用。没有理论上成熟的学校不是真正成熟的学校,更谈不上是什么名校,你也没有办法引领,对内都难以引领,对外更难以引领,学校的发展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形成体系,才能在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因为理论的思想体系形成了抽象概念过程当中,本身就是一种理论的升华和提升。

    因此学校的发展只有在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形成发展战略,提升理论高度。今天的学校不缺少实践,但缺少用独家话语权概括出来的理论和思想价值的文化升华,今天的校长不缺少管理经验,缺少校长哲学必备凝视精神和审视理念的智慧。今天的发展不缺少规章制度,但是缺少文化自觉,缺少规则,体现规律的把握。因为没有文化自觉就难以表达出自强和完美,没有自强和完美怎么能够成为榜样呢?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衡量学校理论程度高低和审美取向兴衰的尺度。

    文化的传承是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发展的根系,办学时间短的学校可以先立理念再立校,但是像35中已经有80几年的历史,一定要体现办学理念的先进性。首先应该体现出原来的名字,叫志成中学,后来改成了35中。志成如果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表面上有有志者事竟成,没有用文化的视角来看问题,解读不清楚什么叫志成,只有用文化的方式观察志和成,观察志成的合意,才能形成文化的根脉和形成。

    我给大家解读一下,志首先是一个人的志向,这是幸福的源泉。志体现人的兴趣的规划,志告诉人们最重要是要注重个性和兴趣环境营造,为志向提供兴趣和生命,因为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动的双译,其实是志所体现出的志气,这是做人的分母。人穷志不短,伟大人物的成功靠的都是志气,只有对志这样深刻的理解,才能理解志的文化韵味。成是一种成果和成就,成功往往要冒险,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不改既定方针,不气馁,第一次成功还能引发第二次成功的自信,志成精神是一种为了理想追求而不断成长起来其道德、学识和才干,所体现出来一种文化自信,如果我们再深刻观察志成精神,我们还会演绎出六要素,道德、正直、谦虚、智慧、奉献的品格,这些品格已经成为伟大人物的基本素养,如果我们35中多了这些伟大的品格,贯穿于我们各种活动当中,我们还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多的栋梁之材。

    前面说了那么多伟大的人物,正是因为了这种精神的解读,志成精神才能完成现在的历史使命,志成精神还告诉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需要努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所以我总结出志成精神的座右铭,就是志在成功,未尝踌躇。你不用文化视角看不清楚这些东西,我们只有用文化视角来看35中办学宗旨,第一个意境就是改变民族的落后状态,改变民族落后状态当时是有背景的,这个学校有87年的历史,1920年代的时候,是民族处在危难的世纪,当时历史条件是马关条约刚刚签订,主权沦丧,军阀混战,人们还没有走出甲午战争惨败的阴影。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优质知识都在提出办学,有些人提出了工农精神来办学,比如说南开大学。有些学校提出了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像清华。35中也是在这个时候办的学校,他就跟志信中学是同一时间办的,是用孙中山的秘书牺牲了之后,然后宋庆龄和孙中山为了纪念朱之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了一所学校是李大钊成立的,叫志成中学。

    所以成就一件事情要敢于冒风险,这种敢于冒风险的事情在今天也是适用的。因此提出了第二个里面是发展教育事业,35中的前身是李大钊办的志成中学,我觉得李大钊是一个跟孙中山媲美伟大的人物,他堪称是毛泽东走向革命的老师,那个时候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理论奠基人,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到图书管理员,表面是蔡元培,实际上是李大钊收下的,因为李大钊才是图书馆的馆长,因此说李大钊等于是毛泽东的老师。从年龄也是他的老师,大20多岁,从革命理解的程度也是毛泽东的老师,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奠基人,而且政治上十分成熟,竟然没有出席一大。没有出席一大是他的成熟,因为左的东西笼罩着共产党,所以他不愿意出席。

    这样一个人建立一个学校,我们觉得这个教育事业的方针不是一般的教育事业,我看35中也提出了李大钊研究会。再就是培养栋梁之材,原来已经做到了。栋梁之材就是他们的眼光和言词能在这个时代产生影响,他们的能力在于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因此现在已经培养出了那么多栋梁之材,这个任务在先前已经完成了,最后提出了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是有出处,出自于后传书。

    有志气的人做事风雨中前行,流泪不失望,徘徊不迷惘,坚持不懈,执着自信。35中文化资源丰富,体现出来都是一种现行潮流态势,缺少点睛之笔,缺少文化之点睛。35中本来为大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艺术家而骄傲,从来没有见你弘扬和提过。志成精神本来是原有的精神,谁也拿不走,可是我们对志成精神没有深刻的解读,更没有志和成的剖析,更没有志成放在一起来解读,从精神上来讲就是缺少政治上的解读。从理念上讲缺少系统的文化战略,从发展上缺少人文精神的贯通。从家校合立上讲缺少共同培养人的品格文化格局。

    这个德绝不仅仅是品德的问题,德讲品德、道德、德行、人德,是这些德形成了固有的价值,然后形成人们远行能力,因此德是一种能力,很多当官的说他缺德他不愿意听,告诉他缺少能力,他就反思自己的。学习党组织型建设,学习这个东西自主以来就有创新之意,因此我们要把德当做能力来建设,不要当做意识形态去做。你当做意识形态的时候,今天读一个报纸,后天看一本书。把它当成能力来建设和培养,德是一种能力,我觉得它是成立的。我为什么写出文化育人,德肯定是中华民族核心内涵之一。用德组的词在中华组词汇当中,我查到了是400多条,当我们五种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德是远行的能力,然后才能体现中国教育的风格。我们要回答温总理提出三个风格,在创新精神特色当中,表达人文精神的上下贯通,然后就是中国期盼的教育。我说你没做好,我一定帮你做好,而现在有些人总批评教育这么不好,那么不好,高考那么不好,你可以批评,但是你批评完了,你不能负责任说话,你说这么不好,你说怎么办?你说一个办法出来。

    因此我刚才谈了35中,用八个字来谈,就是想思辨,最后我们给一个绿色的东西是原生态建构,今天35中这样设计文化战略,其目的不只是回应温总理的希望和嘱托,也是与方法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深刻把握教育规律,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刘延东国务委员要求的,我们觉得这是面向战略的研究,也是发展的战略。那么建构就是一种绿色的心态,首先要确定校训,核心价值观,育人取向,办学愿景,教育思想要反映实践,一定要有一种思想的贯通,这种思想一定是文化育人。教育精神要反映教育取向,教育气象要有一种文明向上的风范,最后还有发展愿景。思想天启是李大钊的天启,回答实际上总理在那里还讲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用文化的方式来进行解读,当然也是十分精彩的,这里面讲启蒙、启发、启迪,熏陶、激励,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了。

    下面我以文化的建构精神想跟大家一起分享35中的文化战略建设,我光给它立起来了一个级的框架,大家刚才看到给人和,给龙射做得很美,我来不及给他做,这次活动备的课来不及做。

    我首先建议给朱校长专门写了一封信,信的一开始专门建议把学校的校名改了,35中这个校名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志成本身就是志成精神,写一个报告就改了,你把这个报告打到温家宝那,总理都可以批,基于这样的文化视角才能改你的校名,你没有文化视角想十年都想不出来,改校名就是弘扬志成精神,在志成精神之下形成我们的发展战略,志成精神弘府兴邦,保家卫国。

    然后你的特色就是创造,然后叫创新和创造,你有很多的东西,有艺术殿堂,是用精神、理念、责任来表达的,然后形成志成哲学,弥新为疆,这个疆既可以是国家的疆,也是民族的疆。所以一定要表达你这种远见卓识,正是在这种精神下,你才能培养出这样灵魂来,你原来所做这些东西,看起来热热闹闹,没有魂,没有精神支撑,我让你改名,拿精神办学。因此我说志成愿景,文化绪长。

    我给朱校长写了一封信,我这一封写给朱校长,也是写给在座的校长,也是写给全国人民的,也是写给总理的,我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我有这个社会责任,这个学校不仅是西城区,35中今年已经87年了,还得有187年,我们都在对历史负责任,人匆匆忙忙来了,如果不在这里做文章,你走了没有人注意你,有些人活着他死了,你活着要有点建树,人敢说孔子和毛泽东死了。

    我写一下我给朱校长写的信,学校建构文化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种办学精神的理念沉宏,它惟有长的志成精神探颐索隐,致远钩沉。我们是想构建一种政策性战略性,因此建议恢复原来的志成中学。35中作为全面发展的北京示范院,特色亮点很多,也比较全面,无论是科学的气质,文化的气质,都必须体现出德之文化之统领。教育在发展也需要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校园文化和学生诉求文化之间的关系。我提出了35中文化发展框架,拳拳盛意,尽奉樽前;文化维疆,生命谏言。35中这么优秀的学校,总理在那里待了一天,还有这么多的问题,我知道我今天要讲不明白的话,我能够讲明白了,我讲是对中国教育卓越贡献,因为我们讲形成我们教育独家的世界上的话语权,能够反映出三个中国的战略体系的建构。

    镇海中学倡导的是教育自觉,形成的办学理念,立校之基,教育形象,管理风格,教学特色,都不及格,这么好的一个学校做这些事情都不及格,我本来也把这个东西写得很清晰了,也想一条一条跟大家说,所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更多说了。但是我要跟大家说一下,这么好的一个学校吴国平校长也在追求着教育的卓越,也有华东师范的专家点评,说教育自觉。我们说教育自觉表达了责任和使命,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你没有这个角度,因此你做出这个东西不让人那么值得让人学习。我重要给大家讲一讲教育自觉和教育文化自觉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教育自觉往往体现教学和管理中的自觉,使教的愿望和育人的意志,体现对潮流的把握。

    教育文化自觉,重在文化价值的文化育人理念探索自觉,追求的是长远的确实和理念思想的创新,教育自觉体现的是潮流,而潮流的东西马上就过去了,现在这个高分就是潮流。教育文化自觉追求的是文化育人理念的自觉,追求的是长久的趋势,趋势是即将马上要发生的。自觉的教育是一种教育责任和使命的担当,需要文化能力。文化自觉则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担当,它需要的是一种境界,职业境界体现发展的远视,前者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景象,后者是文化哲学和教育美学所表达的气象。因此有人说教育自觉是牛顿的力学,教育文化自觉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校长的智慧,这是思想的任务,它赋予了人们精神和战略思维,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思想和睿智,收获的是进退,兴与衰的问题。学校是文化的旅馆,是布局理念,设立特色,传承文化的思想,学校的发展方向只有用文化的方式来规划,才能表达出文化的意境和思想性,学校新阶段的发展要回答社会的新要求,自然要有自家话语权的文化战略。

    同志们,教育家文化战略的研修,是思想和思想的碰撞,又是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对学校发展服务是令人心动,提升教育的力量,值得我们追求。

    最后我想用四句话来和同志们共勉,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技能的尽头是人格,生命的尽头是精神,教育的尽头是文化。

    主持人:刚才这四句话给我们研修班所题的字,今天的课程暂时告一段落,让我们最后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王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