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说 > 内容

校园建设中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有什么不同

作者:时间:2015-12-18 13:25:50来源:佚名 点击量:0

知识的传授,是以社会积累起的经验认知为基础的,其传授如果没有知识精神的文化意义,而仅以工具型的技能意义作用于教育之中,就只能视知识的传授为容器,变解惑为灌输;而文化的作用,则以继承和创新的积淀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力量。因此,教育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就成为文化育人的理念和精神,并因此,而显得深刻且富有时代感。
    知识对于人的培养,重要的在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建构”。如果育人依赖知识可以获得人的全面成长的可能,则这个过程必须回答:知识的成果意义是以“知识的精神”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对称之美来产生价值。知识求证文化的前提,意在用知识对人类、对社会的解释和对社会的发展来形成一致。我们常说,  “道显之为文”,这个“道”就是社会,就是规律,因此,它需要“文”的基础。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文而化人”的精神,知识的作用离不开“以文化人”的意义,知识的价值离不开“以文养心”的诉求。其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增强知识的文化因素,增强技能的文化因素,增强社会的文化因素,这种因素是“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在文化强国过程中,知识的精神因素又成为“硬任务“。
    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在知识中传递。如果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只注重分数对知识的检查,而忽略了知识的文化意义是以“知识的精神”引领来表达方向,是以文化的价值带来的观念、情感和它所诉求的爱国、创新、感恩、诚信、责任、气节、自由、民主、博爱、尊重、谦虚、同情、坚韧、质疑、批判、勇敢、坚强、羞耻心等意识与情感所形成的价值观对人的熏陶和教育,来产生人的社会意义和人的了不起,那么无视“知识的精神”的后果,必然会导致人性的贪婪、自私、无度、放纵、狭隘、短视、偏见、保守、愚昧、无知、忌妒、无耻、浮躁、功利等丑陋行径,由此,带来观念上——无视信仰、浮躁浅薄、保守滞后;带来行为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自私自利;带来意识上——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好为人师;带来价值取向上——无视信仰、无视道德、金钱至上;带来道德标准上——缺乏自省自律、缺乏人格操守、缺乏诚实守信。长此以往,将造成人性丢失、激情磨灭、性格扭曲、心理阴暗等后果。

精品展示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519号